会说话的大脑,带您了解失语症
在我国,失语症与语言认知障碍患者群体庞大,却很少被人提及。他们的言不由心、有话难言,正是对于沟通和理解的渴求。这一切,都需被看到。

什么是失语症?
失语症指的是人体大脑功能因各种原因受损,发生的语言能力受损/丧失,属于一种获得性的语言障碍。临床上表现为听(听觉理解)、说(口语表达)、读(阅读理解)、写(书写)等多种语言模式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,轻则仅仅限制部分语言能力,重则完全丧失。
失语症可能的原因有什么?
1.心理性失语症
这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语言障碍,而非由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。它可能表现为言语能力的突然或渐进性丧失,包括语速减缓、词汇贫乏、语法错误等。心理性失语症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,可能与潜在的情感冲突、创伤经历或极端压力有关
2.精神问题
失语症状可能由精神问题引发,如焦虑和抑郁等。这些精神问题可能导致个体在语言表达上出现障碍,尤其是在压力大或情绪紧张、焦虑时,症状可能加重。
3.劳累
长期的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惫,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,包括语言中枢,从而可能引起失语症状。
4.脑血管疾病
球王会如脑梗死、脑出血等,这些疾病会导致局部大脑供血不足,从而损害语言功能。
5.脑外伤
头部外伤可能直接损害语言中枢,引起失语。
6.脑部占位性疾病
如脑肿瘤、脑转移瘤、脑脓肿等,这些疾病可能压迫或侵犯语言中枢,导致失语。
7.神经系统变性病
如多发性硬化、阿尔茨海默病等,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脑细胞逐渐退化,影响语言网络,从而引起失语。
失语症的三种类型
1.广泛性失语症
难以理解他人的话,也很难说出词语和句子。
2.表达性失语症
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言语,但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思。表达性失语症患者可能只能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交流。
3.理解性失语症
虽然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想法,但理解他人言语的能力受限。
如何治疗失语症?
1.药物治疗
对于本病而言,可以采用药物帮助康复训练,这些药物的作用包括:增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,如安非安明,可增加患者的警觉性;增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,改善命名和语言理解;增加脑内多巴胺含量如溴隐停,改善言语输出;促进胆碱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,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,如脑复康。
2.手术治疗
对于本病而言,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。但根据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,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,如患有脑肿瘤的患者。但是具体治疗方式需要患者到医院就诊,医生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决定治疗方式。
3.治疗基础疾病
目的是阻止这些疾病进展,避免进一步损害语言功能。
4.语言康复训练治疗
目的是帮助失语症患者提高交流能力。语言治疗康复师或者专门的康复机构通过训练听、说、读、写,训练患者寻找正确词汇、正确命名物体,采用手势、图片或写字来进行交流,替代受损的语言功能。康复治疗也会对患者的交流对象进行训练,比如家属、亲友、同事等,使他们掌握有效的交流技巧和沟通策略,与失语症患者进行沟通。
5.物理刺激治疗
目的是刺激脑部的神经细胞,使大脑兴奋度增加或下降,来帮助失语症患者的图命名、听理解、阅读及书写功能恢复。常用的方式有重复经颅磁刺激、经颅直流电刺激。
6.高压氧治疗
目的是给脑组织供氧,保护脑功能。对于脑卒中或脑损伤的患者可以用,对维持语言功能有一定疗效,但是有精神异常或癫痫的患者禁用。
7.针刺治疗
目的是通过针刺来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头部、舌头等部位功能的恢复,对促进语言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。治疗时需在正规机构进行治疗。
(图文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