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团新闻

  • 首页
  • 集团新闻
  • 一个小众冷门赛道:全硅MEMS振荡器

一个小众冷门赛道:全硅MEMS振荡器

2025-04-05 21:39:36


给高Q值的石英加上电路,二者产生谐振,再用震荡电路给这个频率进行放大,所产生的频率就是电子系统的脉搏,也就是晶振,按照是否加震荡电路来区分,晶振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,其中无源晶振占据了市场约90%的份额。石英晶振原理及实物图如下:

之前写时钟芯片的文章里提到过,从1920年把石英作为振动源开始,石英晶振发展了近100年,属于相当成熟的行业,日本台湾是第一梯队,占据高端市场,国内占据低端市场,还有点产能过剩,全球龙头是台湾晶技(TXC),国内主要玩家是泰晶科技和惠伦晶体。本来是岁月静好,不料这几年国内芯片技术突飞猛进,随着芯片级封装技术、高集成集成电路设计、精密晶体切割技术的深度应用,晶振向着小型化、低功耗、高性价比方向发展,一些新的创业团队开始冒出来,要使用全新的技术,对石英晶体这个传统行业进行全方位改造和颠覆了。

我们知道晶体厚度与振动频率成反比,工作频率越高,要求晶片越薄,机械强度越差,加工越困难,使用中也易损坏,像泰晶这样的传统巨头已经开始使用芯片加工工艺,用光刻的技术来做精细化的是石英晶振。

然而还有更进一步的,使用先进的MEMS技术(MEMS意为Micro-Electro-Mechanical System,即微机电系统),用硅材料代替石英做谐振器,配合ASIC芯片对输出频率调理。由硅谐振器+AIEC芯片,把二者封装在一起,就组成了一个全硅MEMS振荡器。下图为SiTime的全硅MEMS振荡器:

相对于石英晶振来说,全硅MEMS振荡器抗震动性和抗冲击力更强,石英片很薄之后会变得易碎,在强震动和强冲击力的工况下容易损坏,全硅MEMS振荡器就很耐震,抗冲击能力能达到50000G,抗震动能力能达到60G。其次全硅MEMS振荡器的成本更低,石英晶振有点定制化的感觉,一定的厚度对应一定的频率,全硅MEMS振荡器的谐振器,通过ASIC芯片调理后能在某个频率段任意调节,对于客户来说,测了一个频率,就相当于适用的整个频率段都测了,再加上半导体制造技术效率高,在对于成本比较敏感的消费电子领域,全硅MEMS振荡器优势尽显。除此之外,全硅MEMS振荡器还有功耗更低,面积更小,温度特性更稳定等特点,二者详细对比图如下:

话说回来,这个全硅MEMS振荡器这么好,为啥还没大面积替代石英晶振呢,首先是发展比较晚,全硅MEMS振荡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,在2005年才开始量产,相比之下,石英晶振树大根深,质量稳定,应用成熟,市场广泛,新事物要替代旧事物,是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,再加上晶振的市场是一个成熟市场,全球每年大概也就30多亿美金,没啥增长,巨头都去关注增量市场了,存量市场显得比较不性感。

另一个原因就是这MEMS全硅振荡器壁垒比较高,首先是MEMS谐振器的设计和制造壁垒,MEMS谐振器光物理结构都有双端固支梁结构、梳齿型结构、双端自由梁机构、圆盘酒杯结构等,这么多结构设计起来难度不低,要制造出来也需要特殊工艺,各大晶圆线的标准工艺是没办法,一旦用到特殊工艺,首先要晶圆厂配合,又需要团队有专业的工艺人才,对于势单力薄的创业公司来说,要达成这两项难度极高。其次是ASIC芯片,数字和模拟人才都需要,里面的锁相环、分频电路、甚至还有温度补偿电路等,虽然制造起来标准CMOS工艺就可以,但设计难度高,国内很多跟石英晶谐振器搭配的ASIC芯片还是从日本买的。想想看,辛辛苦苦跨过了MEMS谐振器的工艺壁垒和ASIC的设计壁垒,再研究封装技术,把这两个东西合封在一起,搞完之后发现市场好像并没有很大,可能会有得不偿失之感。

说到市场规模,前面提到石英晶振全球规模约30多亿美金,假设是40亿美金,其中全硅MEMS振荡器渗透率差不多是5%,也就是2亿美金,咱们中国消耗了大部分的晶振,假设中国市场占比60%,那中国MEMS振荡器市场规模就是1.4亿美金,换算成人民币,约10亿人民币,也就是说中国的MEMS振荡器市场规模差不多是10亿人民币,现存盘子还比较小,不过随着MEMS振荡器对石英振荡器的替代率逐渐增高,算是一个增量市场,权威数据显示CAGR差不多有26.5%,数据如下:

在全硅MEMS振荡器这个有限的小市场里,由于其较高的壁垒,导致玩家比较少,全球龙头是SiTime,2003年底成立,依托的是德国BOSH公司30年验证的MEMS时脉技术,2019年底纳斯达克上市,目前占据着全球约90%以上的MEMS振荡器市场。翻看它的财务报表,每年营收也差不多是1个多亿美金(顶峰时有2亿多美金),去年不知为啥还爆亏了8000万美金,即使是细分龙头的隐形冠军,相比TI、NXP等大块头来说,也是不太起眼的。SiTime历年营收数据如下:

国内芯片市场这两年是创业热潮,各个细分赛道基本都有团队在参与竞争,在MEMS振荡器这个领域也不例外,不过由于前述的较高壁垒,相比别的赛道来说,玩家还比较少,目前走的比较快的是深圳麦斯塔,从资本市场拿了很多钱,2023年已经发布了两款产品,也在珠海投资建设封装线,领头人雷总为前IDT销售。除了麦斯塔之外,还有2个团队在进行相关的布局,一家是某MEMS大厂的工艺团队背景出身,一家是IDT背景,在开发一种更新的技术,据说直接省掉了谐振器,通过LC振荡器,在电路层直接产生震荡源,该技术一旦量产,将再次大幅降低晶振成本。

赛道壁垒高、蛋糕小,但是还是有勇士在前赴后继万里冲,我对这些团队抱以崇高敬意,真心希望目前的几个团队都能成功,MEMS振荡器国产化值得期待。

一个小众冷门赛道:全硅MEMS振荡器